摩托車頭盔和摩托車雖然一起搭配使用,但畢竟屬于兩種不同商品,涉及到兩種不同企業。摩托車生產企業基本都不生產制造頭盔,以往經銷商在銷售摩托車的同時,經常會向消費者贈送一些頭盔作為促銷手段。但現在這兩種相關產品竟然明文強制“捆綁”銷售,讓人感覺費解。涉及到駕駛摩托車安全方面的裝備有很多,防護服、防護靴、防護手套等,是否今后都要強制企業售車時贈送呢。政府部門的出發點是好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機動車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與摩托車有關的交通事故也頻頻發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事故分析表明,摩托車無牌無證、駕乘人員不帶安全頭盔等是其中重要原因。據研究顯示,佩戴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頭盔可以使摩托車駕駛人在事故中的死亡率降低41%,而受傷率更是可以降低71%。同時,《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政府部門本意是想讓摩托車生產企業在出廠時配備符合規定的頭盔,從而讓駕駛摩托車的人能按交通法規佩戴,但做法恐怕會收效甚微。實際上,消費者不佩戴頭盔,并不是消費者沒有頭盔或者買不起頭盔,更多的是一種不良的駕駛習慣。在摩托車保有量集中的地區,經常可以看見沒戴安全頭盔的司機駕駛摩托車在道路上行駛。筆者也曾采訪過駕駛人,大多數人知道必須佩帶頭盔的規定,也認同佩帶頭盔會更安全,但他們感覺戴頭盔會不舒適、不習慣,認為自己騎車很小心,一般不會發生摔到頭部等安全問題。雖然法律規定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但路上也很難遇到交警執法,所以不佩戴頭盔。同樣,在廣東江門,由于交警執法嚴格,很少有騎摩托車者不戴頭盔。
政府部門本意是想讓摩托車生產企業在出廠時配備符合規定的頭盔,從而讓駕駛摩托車的人能按交通法規佩戴,但做法恐怕會收效甚微。實際上,消費者不佩戴頭盔,并不是消費者沒有頭盔或者買不起頭盔,更多的是一種不良的駕駛習慣。在摩托車保有量集中的地區,經常可以看見沒戴安全頭盔的司機駕駛摩托車在道路上行駛。筆者也曾采訪過駕駛人,大多數人知道必須佩帶頭盔的規定,也認同佩帶頭盔會更安全,但他們感覺戴頭盔會不舒適、不習慣,認為自己騎車很小心,一般不會發生摔到頭部等安全問題。雖然法律規定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但路上也很難遇到交警執法,所以不佩戴頭盔。同樣,在廣東江門,由于交警執法嚴格,很少有騎摩托車者不戴頭盔。
所以筆者認為,解決駕駛員佩戴頭盔的根本途徑在于加大執法力度和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否則,即使摩托車出廠時強制配備安全頭盔,購買后,駕駛者也不一定按規定佩帶,所造成的是人力、物力的浪費。更進一步,從實施上說,頭盔樣式、顏色和型號種類繁多,消費者偏好各不相同。具體配備什么樣的頭盔,摩托車生產企業無從所知,總不能企業生產摩托車的同時,還要做好各種型號、各種花色頭盔的儲備,還要做好消費者頭盔喜好的調研。而且,摩托車生產企業還要做好頭盔的質量監督工作。萬一消費者佩戴贈送的頭盔出了事故,摩托車生產企業是否還要承擔對頭盔質量監管不力的責任。這對于摩托車生產企業來說是否太難了!
目前,摩托車銷量連續下滑,摩托車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企業步履維艱。企業賣一輛普通125ml摩托車的利潤也就是一二百元,有的甚至50元。而一頂符合國家標準全盔售價在200元以上。顯然,配備頭盔,很多企業將會零利潤、甚至負利潤生產。也許僅有幾家合資企業能夠略有盈利,自主品牌將完全退出市場。
政府相關部門在出臺相關規定時,能否對行業進行充分的調研,征詢行業的意見,共同商討出能真正對消費者安全有幫助,企業又能夠接受的措施,否則文件出臺也面臨著難以執行的困境,而且還背上干預市場、干預企業正常經營的嫌疑。
摩托車駕駛的安全確實值得關注。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秘書長王京表示,與汽車相比,摩托車的交通安全問題更為突出,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據統計,2013年全國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98394起,造成58539人死亡,213724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0.4億元。其中,涉及摩托車駕駛人傷亡的交通事故40858起,造成10463人死亡、5063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7642.9萬元,分別占21%、18%、24%和7%。這充分說明摩托車駕駛確實存在一定安全問題。據調查,90%摩托車的事故都是人為造成的,違背交通法規,不文明駕駛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政府、摩托車生產企業、行業協會都有責任通過宣傳的手段,向消費者傳遞安全駕駛的理念,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只有通過這樣的長期努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摩托車駕駛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