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擎與懸吊

改款的2015 YAMAHA TMAX 530在引擎雖然沒有提升數據,但在懸吊以及制動性能都有顯著提升的感受,與正叉版本相比之下,TMAX 530的制動效能明顯改善許多,而前叉改用倒叉,對于彎中支撐性也好上許多,不再像以往是較為舒適的軟阻尼感,而是類似跑車般較為硬朗,路面傳遞明顯的感受。

這次在前輪支撐及制動方面,是2015 TMAX 530主要升級項目,不論是支撐性能,或者是外觀看起來的爽度等,應該都能讓許多車主們滿意,而且這次臺灣山葉進口可以選擇有無ABS,也可以滿足不同喜好的消費者族群;若愛好金色前倒叉設計的消費者們,可以等過年后 IRON MAX 版本上市,該版本的前叉更漂亮啊!
41mm倒立式前叉,搭配TMAX 本來就有的雙三角臺設計,路感更為清晰,支撐性也提升許多,當然改用倒叉后,穩定性也有明顯提升,小編朋友有幾位擁有或曾擁有2012~2014版本TMAX 530,大多都有將前懸吊升級,不是改裝阻尼與重灌油,就是直接升級知名品牌前叉,但這次全新的倒叉在某幾位前車主騎乘過后,都贊譽有佳!后方的試駕將會分享關于這部分的細節。

前煞車卡前也因為采用倒立式前叉,順勢升級成由ADVICS 代工的對向四活塞輻射卡鉗,雖然卡鉗本體外觀與2012~2014的普通固定式對向四活塞卡鉗差異不大,但改變固定方式后,卡鉗的制動性能也有顯著提升,同時搭配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后,更能增添安全性。
位于前輪左面,使用霍爾效應傳感器的前輪輪速感應器與感應盤,在2012~2014的TMAX 530 位于這部分有用一個遮蓋蓋住,2015年式的可能因為前叉不同的關系,這邊就直接將霍爾效應傳感器及感應盤都直接露出,不過倒也方便洗車時清洗這一部分。

前輪原廠配胎為DUNLOP登祿普輪胎,型號為SPORTMAX GPR-100F,規格則是120/70R15 M/C 56H,這條胎在許多車主口中反應都不錯,壽命長,抓地力又好。

接著來看后輪部分,引擎固定于 CF 鋁合金鑄造式車臺的TMAX 530,后輪就獨立出來,采用類似檔車搖臂的方式來運動,同時后輪懸吊也采用多連桿型式,帶動位于底部的單槍中置避震器。

引擎左面具有機油觀測窗,同時也可以看到水冷管線在較容易磨擦破損的地方直接采用金屬管線,借此增加水冷管線壽命。

在2012~2014 年的TMAX 530上,這個飾蓋本來是鋁原色,上方打有YAMAHA 字樣,2015年度的版本則改為黑色飾蓋,不過這塊飾蓋在臺灣也有推出各種顏色都有的透明飾蓋,許多車主購入后都會順手改掉這部分配色。后輪傳動依然維持皮帶做為最終傳動系統,皮帶的壽命則可以依照類似檔車調整鏈條之方式,來進行車輛皮帶長度調整。

車身的另一面,因這部分無明顯更動,與2012~2014款差異并不大,就不做深入介紹。

不過后煞車卡鉗常常會引人注意,這邊還是解釋一下,關于TMAX 530車系,上方的卡鉗為機械碟煞,用途為手煞車使用,因此采用鋼索拉動,煞車力道也較小;下方的卡鉗則為油壓碟煞,單向單活塞卡鉗透過左煞車把手驅動,此為正常我們拉煞車把手時推出活塞的卡鉗;之所以配備兩顆卡鉗,是因長期直接使用油壓來驅動活塞推出,除了油壓系統較容易故障外,最重要的就是隨著時間消逝,油壓系統也會慢慢的減壓,用側住又在斜坡停車時,使用油壓直接驅動,停個一晚可能看不出差異,停久一點就會發現車輛會有些許位移,所以采用驅動方式最直接的機械手煞車,以避免長時間停車時的油壓失壓問題。

后輪的輪胎配置也與前輪相同,同為DUNLOP所制造的SPORTMAX GPR-100系列輪胎,規格則為160/60R15 M/C 6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