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騎“金鳥”——流動的煙囪

進入1995年,仿佛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遍地都是那種叫“金鳥”的小車子。從那時起,“助力車”這個名詞像長了翅膀,飛過人群,迅速蔓延。“金鳥”的前身是濟南輕騎于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木蘭”,外形基本沒變,只是發動機排量由原來的50ml縮至36ml,這么一“縮”,便從“輕摩”變成了幾乎不受交通法規約束的助力代步車,成為城鎮居民日常代步的最佳工具。
“金鳥”的售價低廉,一般城市兩三千元就能買來,當時多數城市里對此類交通工具的管理存在盲區,使用上基本不受限制,加之操控簡便,非常適合女性駕駛,所以,在城鎮用戶中,女性占了絕大多數。因為購買此車的多是上班族,早上和傍晚的街道是“金鳥”們最集中的時段,站在街頭,眼前的“金鳥”如過江之鯽,蔚為壯觀。用現在的眼光看,騎著一輛屁股冒煙的小車在城市里穿行,絕對不是一件時髦的事情,但是,當時的環保口號遠不及今天響亮,更沒人提“低碳”,大家都圖個方便,管不了那么多。問題是,真的方便嗎?答案是:開始方便,后來不方便,甚至很麻煩。“金鳥”的排量小、輸出功率低,并不是一款耐用度高的車,新車使用一段時間后,品質就會逐漸下降,具體表現為動力不足、排煙量變大,電路和油路的故障也時有發生,這時,本來就不懂車的女性們的麻煩就來了。當時,以下情景很常見——大街上一個打扮得很“淑女”的女性推著一輛“趴窩”的“金鳥”氣急敗壞;停在馬路牙子附近的“金鳥”旁邊有一個女性,“吭哧吭哧”地踩著啟動桿,滿臉無奈、滿頭大汗。
一般情況下,“金鳥”在使用一年以后就開始出現機械、油路和線路的故障,譬如:汽缸內壁拉傷或活塞抱死、供油不正常、高壓線不跳火等等。最惱人的故障是洗車后無法啟動。女性都愛干凈,當然不能讓車子臟了,那樣會很沒面子,城市里分布著數不清的洗車點,洗車很方便的。洗過車后,大部分“金鳥”都會陷入沉默,任車主如何折騰就是一聲不吭。時間一長,許多“金鳥”車主一看到洗車場的牌子就心里打怵,車子臟了,要么自己干擦,要么在洗車點連連叮囑洗車工:不要用水沖發動機,只洗車殼子。
其實,“金鳥”洗車后不容易啟動的原因很簡單:車體密封不好、線路安排不合理,缸頭部分遇水后高壓線極易短路不跳火。遇到這種情況,只需要拿塊干毛巾擦一下高壓帽、高壓線和火花塞的外露部分,再晾一下就行了,怎奈女騎手們對機械、線路所知甚少,就是稍知道些,動手能力畢竟有限,只能眼巴巴地望車興嘆。進入90年代末,越來越強調環保的城市視高污染的助力車為眼中釘、肉中刺,出臺了系列整治措施之后又一刀切掉,以“金鳥”為首的流動煙囪漸漸消失于人們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