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四年,征入為太仆,升太常官。太常與太仆都是三公九卿之一。太常是管禮儀祭祀。太仆是管車馬。都是中央政府比較重要的職位。當時的博士官人才選拔搞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沒有為政府選拔真正的人才出來。楊震舉薦著名學者陳留人楊倫等,讓知識界的學術知識得以發揚光大,很多儒家學派的知識分子都稱贊楊震推薦的人才好。永寧元年,替代劉愷為司徒官。當時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司徒掌人民事。鄧太后死了后,內寵開始驕橫起來,安帝的乳母王圣,利用皇帝的信任,搞起腐敗起來。楊震向皇帝進諫言,指出信任內寵讓其搞腐敗會破壞法律制度,會動搖政府的執政基礎。但是皇帝沒有聽他的。延光二年,替代劉愷當太尉。皇帝的舅舅九卿之一大鴻臚耿寶推薦中常侍李閏兄給楊震,讓楊震關照關照。楊震不從。耿寶還親自求楊震,還說這是皇帝的意思,要楊太尉遵守皇帝的意思就行了。但是楊震以遵守國家法律制度為由,不準。耿寶懷恨而去。皇后娘娘哥哥執金吾閻顯也推薦親朋好友讓楊震關照當官,楊震也照拒不誤。
司空劉授就做老好人,把楊震拒絕的兩個人都任以要職。于是那些皇親貴戚對楊震都恨之入骨起來。心里都認為這姓楊的,太不給面子了。安帝派使者為乳母王圣修府第,中常侍樊豐、侍中周廣、侍中謝惲等更相煽動,傾搖朝庭,支持動用國庫財政為王圣大修府第。楊震又上諫說,要皇帝惜民財,去奸幸。但是漢安帝不理睬這些諫言。楊震利用地震的災難規勸安帝。漢安帝心中對楊震不滿起來,太監樊豐等奸幸都恨楊恨得要死,但因楊震是全國著名的知識分子,當世名儒,因此奸臣們不敢加害。河間有一血性男子趙騰向皇帝上書,指陳得失,皇帝把恨氣發泄到了這個枉死鬼身上。楊震上言想要救這男子,但是漢安帝跟楊震積怨已深,趙騰還是伏尸都市。
會三年春,漢安帝東巡岱宗。樊豐等奸臣乘著皇帝出行在外,利用公款,攀比似地建設豪華府第,楊震的下屬高舒召大匠令史進行調查了解,得樊豐等的假詔書。準備向皇帝報告此事,但是皇帝還在巡視地方。樊豐因為是假借皇帝命令動用國庫財政,違規裝修自己的房屋,都很害怕,正好有太史言星變逆行,于是利用古人迷信,害怕上天降下災難的心理,陷害太尉楊震,說是楊震做了某種壞事,使上天要降下災難。又說楊震對趙騰的事耿耿于懷,怨恨皇帝,還說楊震是鄧騭的門生故吏,對皇帝的怨恨更深了一層。皇帝車駕還朝的時侯,要使者用計策沒收了楊震的太尉官印。楊震于是柴門謝絕賓客,怕一些無辜的人受牽連。樊豐等又雪上加霜地陷害楊震,請任大將軍的耿寶打楊震的小報告,說楊震不服罪,還存有對皇帝的怨恨不滿之心。最后,皇帝下詔遣送楊震回老家。楊震在京城城西夕陽亭時,對兒子們還有門人故吏們說,死對知識分子來說是一種常事,我受國家的恩情當上太尉一職,但是奸臣貪官沒有誅殺,受寵信的太監與女人們的惡行我沒有能禁止,我有何面目還活在這人世間!我死時只用雜木為棺,布單遮體就行了,不要建祠,不要搞豪華墳墓。說后喝鴆酒自殺。樊豐等還指示弘農太守使壞,讓楊震的棺露于道路上,還迫害楊震幾個兒子。讓很多觀望的老百姓滴下了同情的淚水。